現代足球是一門極具商業價值的運動,球隊除加強實力爭冠外,豪門更要球星效應帶動門票及球衣等產品收益,加上歐洲主流聯賽收入不菲,不少球隊為護級或展示野心,都會花費破億豪購球員。然而,豪購未必一定帶來正面效果,甚至影響勁旅原有平衡,如「紅魔鬼」曼聯多次重金購入中場球員,但保羅普巴、般奴費南迪斯及雲迪碧克功用卻架床疊屋,一同上陣功用重疊,未能上陣又影響球隊和諧。
近年足球收益鉅大,當中最受歡迎的英超更是表表者,球隊只要升班英超,便立即獲得可觀的收入,如阿士東維拉19年夏天升班英超,為求護級花費1億鎊(約10.3億港元)重新打造正選陣容,最終僅以17名護級成功,今季磨合後才能守在中游。又如曼聯為求重拾昔日輝煌,先後重金購入普巴等3名世界級中場,然而3人同樣攻強於守,一同上陣影響攻守平衡,結果最遲加盟的雲迪碧克未能上陣,普巴又時有怨言影響更衣室和諧,其實曼聯重用青訓如丹尼爾占士及麥湯米尼已足夠,再收購只屬浪費。\大公報記者 梁潤森
【华体网波经频道】